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

1980年代下半我倆都在李祖原事務所工作時,北藝大正在施工中。30年後,設計科藝館,提供了我們回望年輕時建築歷程的契機。

設計的理念來自兩條並行的思考脈絡:一是如何去對應校園中原有的建築傳統與形式,二是如何重新鏈結校園的空間,並創造新的藝術實驗場域。原有校園的建築樣式多為斜屋頂,對稱、且有著穩重基座固著於坡地上,空間形式則多為中庭或合院。然而科技藝術館做為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的實驗基地,「當代性」甚至於「未來式」該是其建築精神。因此在設計的策略上則一反原有校園的建築傳統,採用了「抬昇」於空中的「黑盒子」和「灰盒子」做為建築的主體。「黑盒子」、「灰盒子」的空間定義是機能性的,也是構築性的。「黑盒子」的皮層空間有著滿足服務機能的坡道連接,同時也是自然通風的風道;「灰盒子」是機能未被明確定義的空間,其包覆的皮層是由外牆與透光的擴張網所組成,有著漫射的光。

建築基地位於校園主要道路的端點,原為體泳館入口前廣場,並供校車及客車迴轉及停放。在這些不連續且沒有定義的場所中,卻有著最美的景觀——水平無盡延伸的關渡平原。因此,我們將碩大的黑盒子用四個巨型結構抬昇懸吊,在下方創造一個多功能的「大雨遮」。除了滿足原本體泳館及科藝館入口、校客車迴車、暫時停放之外,同時又可以是藝術展演、學生活動、甚至是公眾參與的場所。從這個場域連接向上,有著一條漫遊的路徑,時而貼近、時而滲透於黑盒子的週邊,綿延遼闊的關渡平原就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