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官邸

位於杭州南路一段巷內,機關、學校和昔日的官舍羅布,此區域的都市機能代謝得特別緩慢,巷內難得地幾乎沒有商業活動。從忠孝東路的車水馬龍轉進窄巷內,時光倏忽凝結。發展這個住宅設計時,最關鍵的考慮是如何回應這獨特的時光感。巷子為私設道路,寬僅3.8米,汽車駛入絕少,是天然的步行遊戲巷,身在家裡可以感覺到外頭的安靜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圍牆已是多餘。

圍牆取消,帶來住宅與城市之間關係重塑的良機,新的環境價值被引入,室內和室外之間的關係可以重新編排。沿著基地邊界不再是圍牆,代之以人行鋪面、低矮水池、透明玻璃和可移動的木格柵等庭院性元素,地面層的門廳在視覺上向鄰里開放。室內外之間界線模糊,後院、門廳、水池、人行鋪面、巷道和對面住戶原有開放的前院,形成一個寬度幾達20米的整體性空間,人們在巷道行走活動時可明顯感知到。

另一個努力是把雙併公寓變成獨院住宅的垂直聚落。改變單層大坪數的規劃常態,將一個住宅單元設為兩層樓之樓中樓,單元間上下相互錯開,每層的入口梯廳僅有單戶進出,也提供梯廳和住戶私人空間之間相互延續的可能。為解決窄巷中與對街鄰居距離過近的窘境,不再臨街大幅開窗,而將客廳配置在厚牆後側,深凹窗提高起居的隱私性。出了梯廳、正式進入客廳前,會行經一個挑高兩層樓的陽台;這個安排為客廳提供充足的側向採光,也讓人們回家時,有如往昔居住於此,有穿越院子回家的空間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