琢豐接待中心

寛七米長二十米的基地,南向面臨巷道,侷促又有些隱蔽,三面鄰屋環繞,臨接於西側的是一層樓高、已荒廢的老舊房舍;松江詩園大榕樹及伊通公園的綠意在稍遠的東西兩側。

藉由一條立體洄遊的路徑,想讓人們在參訪過程中感知到台北巷弄難得的寧靜與綠意。我們關注身體移動下的體驗變化:從40米寬的松江路轉入6米巷道,再經由水池旁僅1米寬的斜坡道進入建築。樓梯的換位配置與微妙處理的開窗,產生一條三向度的、沒有重複的、忽而室內忽而室外的路徑。經過富有壓縮感的一樓門廳,旋即意識到身體已處於二樓光線迷濛的空間。跟著拾級而上,二次轉折後突然豁然開朗;推開門,身處寬闊陽台的綠意盎然,視覺可向東延續至松江詩園大榕樹及向西至伊通公園。再推門上樓,轉折,透過不遠處正方形窗戶再次看到松江詩園大榕樹。路徑可延伸至被周圍高樓包圍而有陷落感的屋頂花園,松江詩園及大榕樹再度重回眼簾。

路徑延滯了參訪體驗的時間,創造由內而外的空間感受,呼應外部城市的綠意,擴展身體感知的場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