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木青華

位於臺北信義路的八米巷中,周邊多為五到十樓已然建成之建築物,為居住密集的都市精華區。公共與私密的界線,長久以來一直我們想要探討的都市建築的重點。如何在無比緊湊之都市涵構中,微妙地界定與定義公共與私密領域彼此之間的關係,並演繹有意義的建築細部,創造其中的過渡以及空間的實虛轉化,由此形成優美且獨特的居住環境,我們認為是重要之設計議題。

深凹窗的立面皮層,塑造室內住宅空間的私密感,由內部往外延伸的木質牆面及外挑的陽台,也作為圍塑前庭園的建築元素,重新界定都市空間的邊界。建築材料的構築與細部設計的邏輯隨此展開,因此從圍牆開始,選擇寬厚的石材作為構築元素,希望擁有某種程度上的穿透,進而降低對馬路公共空間的壓迫感。在建築本體中,從實體表現的石材深凹窗與虛體的金屬玻璃陽台,用來呈現建築構築中的輕與重。

鄰接的道路在此有點折彎,我們認為是絕佳的機會。猶如伸出手臂般拉出來的陽台,將室內延伸至此,可透過巷道看得深遠,突破被拘束在狹小基地內的限制。從道路側退縮出前庭後,利用石頭砌築開展空間魔術。將石頭錯開疊砌成圍牆,形成半穿透性的界定元素,模糊圍牆內外的邊界感;相同的石頭疊砌也倒下作為地面之鋪面,砌築間隙或有植栽,一路延伸至室內。材料和構造的一致性和立體派般的轉折和交錯,讓不大的前庭在方寸之間,仍享有寬闊的空間感和經驗上的沈靜,時間霎那緩慢下來。